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5-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·月考卷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,本期2024-2025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,供大家查缺补漏,高效提升成绩。

大单元学三步一体高效训练讲评太史公日: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,进退与时变化,卒为汉家儒宗。“大直若试,道固委蛇”,盖谓札记是乎!(节选自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》)材料二:臣光曰:礼之为物大矣!用之于身,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;用之于家,则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;用之于乡,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;用之于国,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;用之于天下,则诸侯顺服而纪纲正焉。岂直几席之上、户庭之间得之而不乱哉!夫以高祖之明达,闻陆贾之言而称善,睹叔孙之仪而叹息;然所以不能肩于三代之王者,病于不学而已。当是之时,得大儒而佐之,与之以礼为天下,其功烈岂若是而止哉!惜夫,叔孙生之器小也!徒窃礼之糠秕,以依世、谐俗、取宠而已,遂使先王之礼沦没而不振,以迄于今,岂不痛甚矣哉!是以扬子讥之曰:“昔者鲁有大臣,史失其名,曰:‘何如其大也!”日:“叔孙通欲制君臣之仪,召先生于鲁,所不能致者二人。”日:‘若是,则仲尼之开迹诸侯也非邪?”日:“仲尼开迹,将以自用也。如委己而从人,虽有规矩、准绳,焉得而用之!””善乎扬子之言也!夫大儒者,恶肯毁其规矩、准绳以趋一时之功哉!(节选自《资治通鉴·汉纪三》)6.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,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,每涂对一处给2分,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。(6分)夫儒者难A与B进取C可与守成D臣愿征鲁E诸生F与臣G弟子H共起朝仪解析:原文标点:夫儒者难与进取,可与守成。臣愿征鲁诸生,与臣弟子共起朝仪。答案:C、D、F7.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,不正确的一项是(6分)A.“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”与“因之以饥”(《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)两句中的“因”字意思不同。D.“恶肯毁其规矩”与“彼恶知之”(《齐桓晋文之事》两句中的“恶”字意思不同。解析:D均为“怎么”。A根据/接续。B鄙陋的/把·……作为边境。C摆下/放弃。答案:D8.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,不正确的一项是(6 分)A.刘邦在定陶被奉为皇帝后,全部去除了秦朝太过烦琐的礼法,大臣们没了约束,经常喝酒争功,大喊大叫,甚至拔剑击柱,混乱不堪。B.叔孙通善于察言观色,知道刘邦对部下的所作所为越来越不满,趁机进谏,希望制定朝廷的礼仪,得到了皇帝和鲁地儒生们的一致赞同。C.汉高祖讨厌繁文节,希望汉朝的礼仪制度和前代不一样,所以叔孙通打算兼采古代的和秦朝的礼仪来制定汉朝礼仪,力求易知易行。D.汉七年十月朝会,参加的人数众多,礼仪按照叔孙通制定的进行,有条不,井然有序,从开始到结束,没人敢喧哗吵闹和违背礼仪。解析:“得到了皇帝和鲁地儒生们的一致赞同”错误,由材料一中“鲁有两生不肯行”可知,没有得到这两位儒生的赞同。答案:B9.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12分)(1)“大直若出,道固委蛇”,盖谓是乎!(6分)(2)当是之时,得大儒而佐之,与之以礼为天下,其功烈岂若是而止哉!(6分)答案:(1)“最直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是弯曲的,事理(路)本来就是曲折向前的”,大概说的就是这类事情吧!(“大直”“试”“委蛇”各2分)(2)在那个时候,如果能得到大儒来辅佐他,与大儒一道用礼制来治理天下,他的功勋业绩又怎么会在这一步便止住了呢!(“为”“功烈”“若是”各2分)3025ZC·语文-R-必修下册-QG
本文标签: